制备型液相色谱仪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储液瓶:用于储存流动相。
高压泵:提供稳定的高压流动相,将流动相输送到色谱柱中。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和进样阀,用于将样品注入到流动相中。
色谱柱:是分离的核心部件,内部填充有固定相,根据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
检测器:用于检测分离后的组分,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
废液瓶:用于收集废液。
主要特点
高分离效能:能够高效地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量组分。
灵活性: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分离模式和检测器。
自动化程度高:通常采用计算机控制,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数据采集。
应用领域
制备型液相色谱仪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研究:用于从复杂的植物提取物中分离和纯化微量的有效成分。
蛋白纯化:用于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和纯化目标蛋白质。
药物杂质纯化:用于从药物样品中分离和纯化杂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食品科学:用于食品成分的分析和纯化。
化工和材料科学: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和纯化。
操作规程
以Gilson制备液相色谱仪为例,其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环境检查: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仪器运行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
仪器检查:检查色谱柱、检测器、高压输液泵等配件是否完好。
流动相配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流动相溶剂,并进行必要的配制和过滤处理,确保流动相纯净无气泡。
仪器启动:接通电脑和仪器电源,按照顺序开启仪器电源开关。通过仪器联机软件进入操作界面,检查流动相是否充足,并记录仪器上显示的溶剂量。
参数设置:设置泵流速,并观察仪器中是否有液体稳定流出。待系统压力稳定后,进行波长调整等准备工作。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进行过滤和浓缩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色谱分离。
进样:使用移液器准确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通过进样针注入色谱柱中。
分离与收集:根据实验需要,调整流动相的极性和梯度洗脱程序,使样品分子在色谱柱中得到有效分离。根据色谱图上的峰形和出峰时间,收集目标组分。可使用试管接取或连续接取模式,确保收集到纯净的目标产物。
检测与验证:使用适当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检测,以验证分离效果。
仪器关闭与维护:实验结束后,按照操作规程关闭仪器电源和电脑。使用适当的溶剂冲洗色谱柱和管路,以保持仪器性能稳定。定期检查和更换色谱柱填料、过滤白头等易耗品,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