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中医始祖岐伯在盐亭尝百草、辨药性,与黄帝论医著就《黄帝内经》,为这片土地烙下“千年药乡”的深厚印记;如今,这份跨越千年的医药智慧,正沿着“建圈强链”的发展脉络,在盐亭焕发出现代产业的蓬勃生机。
从5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到国际市场占有率超80%的柑橘提取物生产线;从填补川西北空白的高端多肽项目,到区块链赋能的全链条质量溯源体系,盐亭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新赛道,串联起传统种植、科技研发、集群制造的全产业链条,让古老药香与现代科技交织,奏响了“千年药乡”向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跨越的新乐章。
承古融今 千年药脉奏响现代产业新乐章
盐亭与中医药的深厚渊源,可谓源远流长。据《史记》记载,中医始祖岐伯生于斯、长于斯,在此尝百草、辨药性,与黄帝论医而成《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这片土地上,至今仍流传着“千年药乡”的美誉,中药种植和使用的传统代代相传。
走进盐亭县岐伯镇的乡村田野,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的场景随处可见。盐亭药谷观光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志国今年种植的两百多亩吴茱萸迎来丰收,“现在政府支持发展中药材种植,今年亩产鲜果能达到800公斤,比去年平均每亩增产了五六十公斤。”正在田间忙活的赵志国说道。
在盐亭经开区,绵阳迪澳药业有限公司现代化提取车间里,工人们操作先进设备,加紧生产即将发往法国、美国、西班牙等国际市场的圣草次苷原料,“在同样的原料里,我们能提取加合成10多种品种,这在同行中并不常见。”公司负责人表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