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一种细胞治疗药物)、ADC(抗体偶联药物)……对于这些创新药,患者翘首企盼。然而,一些创新药获批上市后仍难用上。
创新药研发成本高,有的定价高达百万元,患者负担不起,还有的创新药获批后在医疗机构难买到,创新药“用药难”问题成为焦点。
近日,多个支持创新药研发应用的文件密集出台,创新药迎来利好。创新药如何不再用药难?7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一问:创新药定价如何降下来?
“创新药研发投入大、链条长、成功概率低,上市后定价相较于仿制药更高,有其合理性。”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宝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上市的CAR-T产品,每针定价甚至高达129万元,即便未来可能会有价格微调,但如果要普通家庭全部自己支付,是难以承受的。
“研发投入大,要想办法把它降下来。”刘宝说,临床试验是创新药上市前研发投入***大的环节之一。为激励创新药研发,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等举措压缩研发周期和审评时间,降低创新药研发成本。
例如,在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家药监局6月16日提出拟对三类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