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已成功转化6项技术,孵化7家科技型企业;清源创新实验室的5个中试项目,获市场投资超4.8亿元,市场估值超15亿元……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福建省泉州市采访了解到,该市已围绕中试平台设备购置、运营管理、金融支持,以及中试验证项目支持、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构建立体中试验证平台建设支持体系,加快孵化培育一批科创型企业。
中试验证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们充分发挥泉州制造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围绕人工智能、核医疗、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支持建设功能完备的公共中试验证线,并动态发布一批应用场景机会清单。”6月27日,泉州市科技局局长史思泉告诉记者,此举旨在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团队来泉州开展样品样机试制、场景应用实测等工作,让中试验证项目实现“拎包入驻”,带动民营企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构建“中试+孵化+投资”的创新生态圈,实现中试验证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中试验证关键环节破题
一项新型面料技术的突破,为泉州一家企业新增产值超过12亿元。作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之一,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与森宝(福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攻关,为亲肤性面料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与特步(中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实现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