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28日,厦门市、海沧区相继召开生物医药企业恳谈会,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齐聚一堂,共谋产业发展路径。
“开门问策”的背后,有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连续三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底气,更是迈向1500亿元目标的冲锋号角。
生物医药是厦门市现代产业体系4个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凭借坚实产业基础,厦门市正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历经20多年发展,厦门生物医药产业从年营收40亿元起步,发展到破千亿元。它是如何实现从小到大、从追随到引领,并向未来冲刺的?
创新开路 打造新引擎
历经18年发展,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骨关节炎治疗用药——全球纯度***高的硫酸氨基葡萄糖药品成功面世。2024年,蓝湾氨糖药品先后取得药品原料批文和药品制剂批准注册证书并上市销售。
硫酸氨基葡萄糖被称为“关节粮食”,纯度越高吸收越好。2005年之前,国内缺乏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生产技术,只能低价出口甲壳素原料,高价进口氨糖类产品。当时,国家海洋三所虽研发出纯度大于99%的硫酸氨基葡萄糖,但成果转化难,月产量不足1千克。
2005年底,蓝湾科技成立,立志要打破欧美日对海洋生物多糖技术的垄断,实现药品国产替代。
蓝湾科技整合研发科学家与技术工程师,改造生产工艺设备,历经上千个日夜、无数次试验,2008年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氨糖,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将原料成本降至传统工艺的1/10,让氨糖生产技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2014年,公司启动药品批文申报准备,10年攻坚后研发生产出硫酸氨基葡萄糖药品,品质优于进口药品。
“只有不断突破核心技术,才能研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中国药’。”蓝湾科技董事长林秀芬说。
立志研发生产“中国药”的厦门企业,不只蓝湾科技一家...[查看原文]